不忘初心 牢記歷史 堅守信念 ——寫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
百年征程,歲月崢嶸,滄海桑田,華夏巨變。飽受血與火的考驗,歷經風和雨的洗禮,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迎來了她100歲的生日。
一、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那年的七月,嘉興南湖傳來振奮人心的喜訊——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黑暗的神州大地上燃起了熊熊火炬,給古老的中華民族帶來了光明和希望。從此她帶領中國人民經歷腥風血雨,實現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從此她帶領中國人民打土豪分田地,趕走了日寇列強,消滅了蔣家王朝;從此她帶領中國人民從農村到城市,步履艱難的從弱小到強大。
翻開中國近代史,多少磨難、多少屈辱、多少抗爭。財富被掠奪、文化遭摧殘,人民任宰割。面對山河破碎,國將不國的現實,多少仁人志士夢寢不安,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繼地尋找獨立強國之路。漫漫長夜里,人們盼望著、期待著。中國的出路在哪兒?人民的希望在哪兒? 19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給中國人民送來了光明和希望!
二、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一唱雄雞天下白,喚來春色滿人間。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推翻了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人民當家做了主人。無數革命先烈的英勇犧牲,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從此,我們的祖國進入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代。經過全國各民族同胞的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在一窮二白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使國民經濟和各項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新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的黨沒有停止前進路上的探索、創新、改革:袁隆平雜交水稻的誕生,解決了14億人口的糧食問題;錢學森擺脫美帝阻撓,成為兩彈一星的功臣;李四光尋找大油田,摘掉祖國“貧油”的帽子。這些偉大成就,只有在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才能實現。
三、1978年,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改革開放
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初創時的艱難、北伐戰爭的洗禮、土地革命的探索、抗日戰爭的硝煙、解放戰爭的炮火,又歷經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改革開放等歷史階段,共產黨一次次面臨危機的重要關頭,又一次次實現歷史性的正確決策,一步一個腳印,從薄弱走向殷實,從年輕走向成熟。
看今朝,神五神六順利升空,天宮一號和神州八號成功對接,以及世博會,三峽工程,西部大開發的實施都見證了我們國家的廣闊前景。黨中央決定進一步改革開放后,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巨大發展成就:高鐵運營里程達到3.8萬公里,高速公路近15萬公里,均位居世界第一。復興號動車組、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機場等一批新的基建項目成為靚麗的中國名片。中國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光纖和移動通信網絡,基本實現了“城市光纖到樓入戶,農村寬帶進鄉入村”。以前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現在便捷發達的基礎設施讓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變成龐大的“一日經濟圈”。不僅如此,以5G、物聯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中國在基礎設施領域取得的成就已經并正在轉換為14億中國人民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實惠,老百姓工作更高效,生活更舒心,日子更紅火。
四、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階段。
不僅如此,中國同世界很多國家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積極開展基礎設施領域合作,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正在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們將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和合作,不斷超越自我,成就彼此,讓世界更好地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利用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力發展智能制造,實現供需精準高效匹配,促進制造業發展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
新的世紀,我國將加入世界中等國家的行列,祖國必將統一。
五、我,一個普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一個30年黨齡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沐浴著黨的陽光雨露,有著幸福童年的記憶,唱著學習雷鋒好榜樣,接受著良好的義務教育;后來榮幸的是參加了工作,有機會成為一名黃河職工,成為治黃隊伍中光榮的一員,我感覺無比自豪。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家哪有我。隨著歲月的流逝,我也光榮退休,盡享著幸福的晚年。我發自內心的說,感謝共產黨,每每想起,都會心情澎湃,眼含熱淚。在有生之年,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緊跟黨走,永不改變初心,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堅守理想信念,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堅定不移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做出貢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薛娟娟、高清峰)